热门精选

传统的赏石由来

  • 作者:自适居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8-21
  • 浏览次数:1867

若说中国古代赏石史,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历史。

 

文人石


据研究,“文人石”这个概念,来源于“文人画”,而“文人画”又称“士大夫画”,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专有名词,泛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绘画,以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。宋朝苏东坡先提出“士夫画”,明董其昌称之为“文人之画”。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。明清文人画事实上已占据了画坛的绝对统治地位。

 

中国古代有影响的文人、士大夫,通常均是“诗书画”不分,赏石也是“诗书画石”不分。如唐朝诗人白居易,撰写《太湖石记》,还提出评石标准“以太湖石为甲等,罗浮石、天竺石次之”;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提出相石四法“皱、瘦、漏、透”,奠定了中国古代赏石理论基础;北宋大词人苏东坡继相石四法之后,又提出“石文而丑”的“丑石观”;如明朝扬州八怪之一的书画家郑板桥,进一步提出了“丑而雄,丑而秀”,完善了苏东坡的“丑石观”。

 

文人石


唐宋以来,中国古代最有名的赏石家群体都由最著名的诗人、书画家组成。唐朝最有名的宰相、藏石家李德裕、牛僧儒,纵然在政治上轮番执政,势不两立,然而在赏石爱好方面却惊人的意趣相投。

 

中国古代的赏石家,在进入赏石情境之前,几乎都经过数十年漫长的儒道等传统人文思想的熏陶,对艺术欣赏具有很高的修养。故他们在寄情赏石时,能妙语连珠、诗情喷涌,进入画境。

文人石

 

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特有的“诗书画石”不分的赏石文化现象,清晰地注解了传统赏石的高格调、高修养、高文化、高境界。在天人合一的情境氛围里,他们赏石、拜石、咏石、书石、画石,把“诗书画石”融合成一种东方特有的人文现象,让西方的学者望而却步,无法破译古代中国这种独有的文化现象之深邃。

 


标签:
  • 赏石
  • 文人
  • 士大夫
  • 艺术
0.0477s